陸生直言 顯示台灣的包容
2009-12-13
中國時報
【陳至中/特稿】
十二日陸生論壇上,大陸學生言語之幽默、邏輯之清晰、不畏權威勇於向校長、官員嗆聲的精神,令在場台灣學者和媒體印象深刻。另一方面,面對陸生看似「侵門踏戶」、有違作客之道的作為,現場卻無絲毫緊張氣氛,取而代之的是笑聲和掌聲,也顯示出台灣社會的包容及開放。
政大公企中心昨天舉辦的陸生論壇,可說是眾星雲集,國內知名大學,不論公立、私立還是技職皆有校長代表出席。但這些「大人物」的光芒,卻被現場幾名大陸學生掩蓋。
上午第一場提問時,看到一名陸生舉手發言,原本還擔心又是大陸學者那一套制式、八股、包含大量「祖國」詞彙的論述,沒想到那名陸生沒講幾句話,幽默的口調便讓全場會心一笑。
幾名大陸學生除了咬字還是有點饒舌外,口調都相當清晰,更可貴的是詞彙用語也都入境隨俗,例如不講「高校」講「大學」,不說「高考」而是「聯考」,揶揄或單刀直入的論述看似唐突,但半開玩笑的口吻總是能化解尷尬,透過親身的舉例,讓觀點活靈活現,也都獲得現場師長好評。
或許有人會說這些陸生能來台灣,都已是千挑萬選、受過良好訓練。但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台灣被嗆的校長、官員們,也表現出十足的包容精神,屢屢讚許對方的觀點,休息時間還不時向陸生「討教」,在在表現出台灣自由開放的特性。
身處台灣,我們自豪可以隨時嗆總統、向權威挑戰,但卻時常流於無邏輯的謾罵,這方面,大陸青年學子的表現已讓人眼睛為之一亮。
但合理懷疑,若是地點不是政大,而是在大陸的北大、清華,是否也可以有如此自由的討論氣氛呢?若換作是台灣學生面對面質疑大陸校長,對方是否也有這樣的包容雅量?
2009年12月31日 星期四
西方科技水準似乎超過了中國?
※在宋代之前,中國的科技十分發達,但是為什麼現在的西方科技水準似乎超過了中國?請說明自己個看法.
這是一連串歷史事件造成的,過去兩千多年,在整個地球文明史上,不論醫藥、科學、藝術、工藝等,東方總是遠遠的領先於西方的,我們以煉鐵量來看好了,煉鐵量常是衡量一個國家的工業實力的基準數,約一千多年前,北宋的鍊鐵量約等於十八世紀整個歐州的鍊鐵量,古代中國的進步是西方難以望之項背的。
大明稅收極苛,稅收卻少,南宋是中國最弱也是文化最興盛的朝代,光海外貿易稅收都比大明稅賦還多,而當時社會也有各式專業科學人才,出現許多著名的數學家、科學家,但這些多元現像到了明朝卻出現萎縮,蒙古被擊退,沒有外敵,煉鐵廠隨之荒廢,沒有開發新兵器的需要,發明家作品不被重視,社會失去活力,八股文箝制思想,文人只能寄情於小說而不敢抨擊時政,政治失去改革力量,貪污腐敗橫生,再加上三寶下西洋後實施海禁,斷絕與外界往來。
中國古代高度集權的封建專制政治制度是中國近代科學落後的重要原因。封建制度與科學精神在本性上是根本對立的。科學發展的過程,就是不斷發現和創新的過程,因而它要求人們必須具有思想上的自主性。封建社會的教育體制束縛了知識分子的思想,將主張「君臣、父子、夫妻」等倫理綱常的儒學視為顯學,反對各種革新和革命行動。這種封建主義的奴化教育完全排斥了科學技術的內容,對科技不聞不問,使得科技人才無法培養。因此,長期的封建專制統治會導致國家的由盛至衰,這種不合理的社會制度也帶來科學「停滯落後」的嚴重後果。
這是一連串歷史事件造成的,過去兩千多年,在整個地球文明史上,不論醫藥、科學、藝術、工藝等,東方總是遠遠的領先於西方的,我們以煉鐵量來看好了,煉鐵量常是衡量一個國家的工業實力的基準數,約一千多年前,北宋的鍊鐵量約等於十八世紀整個歐州的鍊鐵量,古代中國的進步是西方難以望之項背的。
大明稅收極苛,稅收卻少,南宋是中國最弱也是文化最興盛的朝代,光海外貿易稅收都比大明稅賦還多,而當時社會也有各式專業科學人才,出現許多著名的數學家、科學家,但這些多元現像到了明朝卻出現萎縮,蒙古被擊退,沒有外敵,煉鐵廠隨之荒廢,沒有開發新兵器的需要,發明家作品不被重視,社會失去活力,八股文箝制思想,文人只能寄情於小說而不敢抨擊時政,政治失去改革力量,貪污腐敗橫生,再加上三寶下西洋後實施海禁,斷絕與外界往來。
中國古代高度集權的封建專制政治制度是中國近代科學落後的重要原因。封建制度與科學精神在本性上是根本對立的。科學發展的過程,就是不斷發現和創新的過程,因而它要求人們必須具有思想上的自主性。封建社會的教育體制束縛了知識分子的思想,將主張「君臣、父子、夫妻」等倫理綱常的儒學視為顯學,反對各種革新和革命行動。這種封建主義的奴化教育完全排斥了科學技術的內容,對科技不聞不問,使得科技人才無法培養。因此,長期的封建專制統治會導致國家的由盛至衰,這種不合理的社會制度也帶來科學「停滯落後」的嚴重後果。
第一次用漢拼寫信
Qīn ài de Liǔ Yù Fēn lǎo shī:
Nín hǎo,wǒ shì nǐ de xué shēng Chén Pèi Huáng。Hěn kāi xīn dì yī xué qī jiù gěi nín jiào dào。Dì yī cì yòng hàn yǔ pīn yīn lái xiě xìn,Zhè zhǒng gǎn jué hào qí miào!Suī rán shàng nín de kè yǒu shí huì bù xiǎo xīn jiǎng huà,bù xiǎo xīn fā dāi,bù xiǎo xīn huǎng shén,dàn shì wǒ hái shì hěn xǐ huān shàng nín de kè!Měi cì shàng kè nín zǒng shì huì wèn:"qīn ài de, yǒu méi yǒu wèn tí?""qīn ài de,xīn qíng bù hǎo ma?"děng děng。Zhè xiē wèn jù,ràng wǒ men gǎn dào hěn qīn qiè。Jué dé lǎo shī hěn kě ài hěn nián qīng hěn yǒu huó lì。
Shí jiān guò de zhēn kuài,zhè xué qī bù zhī bù jué jiù yào guò qù le,zhè yī nián yě jí jiāng jié shù,huí xiǎng zhè yī nián de shēng huó,zhēn shì suān tián kǔ là!Zhè yī nián lǐ,cóng yī gè shuǐ shēn huǒ rè de kǎo shēng,tuì biàn chéng yī gè rè xuè de dà xué shēng。Zhè yī nián li,yě zuò guò xǔ duō fēng kuáng de shì,xǐ huān tiǎo zhàn xīn xiān shì,duì hào qí de shì qíng,zǒng shì xǐ huān qù cháng shì kàn kàn。Suǒ yǐ zhǐ kǎo wán zhī hòu,hé tong xué zì zhù lǚ xíng qù le bù shǎo dì fāng,lí kāi tái běi dào qí tā dì fāng kàn kàn, huì yǒu bù yī yang de tǐ yàn。
Dà xué lí kāi le jiā, lái dào zhōng yuán dú shū,rèn shí le xǔ duō péng yǒu,shì yǒu rén yě dōu bú cuò,yǒu dà jiā péi bàn de shēng huó hěn yǒu qù。Cóng kāi xué dào xiàn zài,cān jiā le xǔ duō huó dòng,yíng xīn sù yíng、yè chōng、yè chàng、yìng huá zhī yè děng děng。Yě cān jiā le xǔ duō yǎn jiǎng。Guò zhù duō cǎi duō zī de shēng huó。
Xīn de yī nián jí jiāng dào lái,xī wàng zhī hòu de zì jǐ,néng gòu nǔ lì guò zhù chōng shí de shēng huó,hǎo hǎo de ān pái yǔ lì yòng shí jiān。
Zhè jǐ tiān tiān qì bǐ jiào lěng,lǎo shī nín yào hǎo hǎo zhù yì shēn tǐ wō!Yào chuān de nuǎn yī diǎn,bié rang shēn tǐ zhaó liáng le!Jīn tiān shì ping ān yè,zhù lǎo shī shèng dàn kuài lè、xīn xiǎng shì chéng、yǒng yuǎn nián qīng měi lì!
xué shēng
Chén Pèi Huáng
jìng shàng
Nín hǎo,wǒ shì nǐ de xué shēng Chén Pèi Huáng。Hěn kāi xīn dì yī xué qī jiù gěi nín jiào dào。Dì yī cì yòng hàn yǔ pīn yīn lái xiě xìn,Zhè zhǒng gǎn jué hào qí miào!Suī rán shàng nín de kè yǒu shí huì bù xiǎo xīn jiǎng huà,bù xiǎo xīn fā dāi,bù xiǎo xīn huǎng shén,dàn shì wǒ hái shì hěn xǐ huān shàng nín de kè!Měi cì shàng kè nín zǒng shì huì wèn:"qīn ài de, yǒu méi yǒu wèn tí?""qīn ài de,xīn qíng bù hǎo ma?"děng děng。Zhè xiē wèn jù,ràng wǒ men gǎn dào hěn qīn qiè。Jué dé lǎo shī hěn kě ài hěn nián qīng hěn yǒu huó lì。
Shí jiān guò de zhēn kuài,zhè xué qī bù zhī bù jué jiù yào guò qù le,zhè yī nián yě jí jiāng jié shù,huí xiǎng zhè yī nián de shēng huó,zhēn shì suān tián kǔ là!Zhè yī nián lǐ,cóng yī gè shuǐ shēn huǒ rè de kǎo shēng,tuì biàn chéng yī gè rè xuè de dà xué shēng。Zhè yī nián li,yě zuò guò xǔ duō fēng kuáng de shì,xǐ huān tiǎo zhàn xīn xiān shì,duì hào qí de shì qíng,zǒng shì xǐ huān qù cháng shì kàn kàn。Suǒ yǐ zhǐ kǎo wán zhī hòu,hé tong xué zì zhù lǚ xíng qù le bù shǎo dì fāng,lí kāi tái běi dào qí tā dì fāng kàn kàn, huì yǒu bù yī yang de tǐ yàn。
Dà xué lí kāi le jiā, lái dào zhōng yuán dú shū,rèn shí le xǔ duō péng yǒu,shì yǒu rén yě dōu bú cuò,yǒu dà jiā péi bàn de shēng huó hěn yǒu qù。Cóng kāi xué dào xiàn zài,cān jiā le xǔ duō huó dòng,yíng xīn sù yíng、yè chōng、yè chàng、yìng huá zhī yè děng děng。Yě cān jiā le xǔ duō yǎn jiǎng。Guò zhù duō cǎi duō zī de shēng huó。
Xīn de yī nián jí jiāng dào lái,xī wàng zhī hòu de zì jǐ,néng gòu nǔ lì guò zhù chōng shí de shēng huó,hǎo hǎo de ān pái yǔ lì yòng shí jiān。
Zhè jǐ tiān tiān qì bǐ jiào lěng,lǎo shī nín yào hǎo hǎo zhù yì shēn tǐ wō!Yào chuān de nuǎn yī diǎn,bié rang shēn tǐ zhaó liáng le!Jīn tiān shì ping ān yè,zhù lǎo shī shèng dàn kuài lè、xīn xiǎng shì chéng、yǒng yuǎn nián qīng měi lì!
xué shēng
Chén Pèi Huáng
jìng shàng
勵志小文
人的一生像是一次長途跋涉,不停地行走,沿途會看到各種各樣的風景,歷經許許多多的坎坷,如果把走過去看過去的都牢記心上,就會給自己增加很多額外的負擔,閱歷越豐富,壓力就越大,還不如一路走來一路忘記,永遠保持輕裝上陣。過去的已經過去了,時光不可能倒流,除了記取經驗教訓以外,大可不必耿耿於懷。
樂於忘懷是一種心理平衡,需要坦然真誠面對生活。有些人能夠忘記失意時的尷尬和窘迫,卻對順境時的得意津津樂道,豈不知成功和失敗一樣會留在過去,老是沉湎過去不能釋懷,常常說我年輕那會如何如何,拿昨日黃花當眼前美景,讓過眼煙雲在心頭永留,沾沾自喜,自鳴得意,陷自己與虛妄之中,便會不思進取,裹足不前。英雄不提當年勇是有道理的。而反復咀嚼過去的痛苦,永遠一臉的苦大仇深就更不足取了。印度詩人泰戈爾說過“如果你為失去太陽而哭泣,你也將失去星星。 ”為雞毛蒜皮斤斤計較,為陳芝麻爛穀子耿耿於懷,只怕心靈之船不堪重負,記憶之舟承載不下,會讓痛苦的過去牽制住未來。一句老話說得好:生氣是拿別人的錯誤來懲罰自己。老是念念不忘別人的壞處,實際上深受其害的是自己,既往不咎的人,才是快樂輕鬆的人。
許多人喜歡這樣一首白話詩: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若無閒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記住某些事某些人,忘記某些事某些人,記住該記住的,忘記該忘記的,灑脫人生,心無掛礙,你便會覺得生活是如此美好。
樂於忘懷是一種心理平衡,需要坦然真誠面對生活。有些人能夠忘記失意時的尷尬和窘迫,卻對順境時的得意津津樂道,豈不知成功和失敗一樣會留在過去,老是沉湎過去不能釋懷,常常說我年輕那會如何如何,拿昨日黃花當眼前美景,讓過眼煙雲在心頭永留,沾沾自喜,自鳴得意,陷自己與虛妄之中,便會不思進取,裹足不前。英雄不提當年勇是有道理的。而反復咀嚼過去的痛苦,永遠一臉的苦大仇深就更不足取了。印度詩人泰戈爾說過“如果你為失去太陽而哭泣,你也將失去星星。 ”為雞毛蒜皮斤斤計較,為陳芝麻爛穀子耿耿於懷,只怕心靈之船不堪重負,記憶之舟承載不下,會讓痛苦的過去牽制住未來。一句老話說得好:生氣是拿別人的錯誤來懲罰自己。老是念念不忘別人的壞處,實際上深受其害的是自己,既往不咎的人,才是快樂輕鬆的人。
許多人喜歡這樣一首白話詩: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若無閒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記住某些事某些人,忘記某些事某些人,記住該記住的,忘記該忘記的,灑脫人生,心無掛礙,你便會覺得生活是如此美好。
2009年12月17日 星期四
華語文教學相關網站
網站住址: http://edu.ocac.gov.tw/biweekly/index.htm(僑教雙周刊)
@網站簡介:
網站內容豐富且多元,它利用期刊的出版方式,配合當月份有不同的節日做出不同的主題互動,也有對話、句型、字詞、遊戲活動等基本練習,互動多,可以讓學習者依照自己的需求點選。
@適合的課程教學內容:
*初級:
有基本的單字介紹、筆畫練習,配合注音符號、也搭配漢語拼音,也有英文翻譯,且也配合了聲音,可以讓初學者清楚知道每個字的音如何讀,容易了解。還有遊戲、測驗等互相輔助。
*中級:
有不同的主題、不同的故事文章,也有各種不同的延伸學習,例如:諺語、情境對話運用、角色扮演、小故事等等。不僅有各式各樣的文章,也有動畫來輔助。
網站評量: http://mail.cycu.edu.tw/s9857120/9857120.doc
@網站簡介:
網站內容豐富且多元,它利用期刊的出版方式,配合當月份有不同的節日做出不同的主題互動,也有對話、句型、字詞、遊戲活動等基本練習,互動多,可以讓學習者依照自己的需求點選。
@適合的課程教學內容:
*初級:
有基本的單字介紹、筆畫練習,配合注音符號、也搭配漢語拼音,也有英文翻譯,且也配合了聲音,可以讓初學者清楚知道每個字的音如何讀,容易了解。還有遊戲、測驗等互相輔助。
*中級:
有不同的主題、不同的故事文章,也有各種不同的延伸學習,例如:諺語、情境對話運用、角色扮演、小故事等等。不僅有各式各樣的文章,也有動畫來輔助。
網站評量: http://mail.cycu.edu.tw/s9857120/9857120.doc
2009年12月11日 星期五
中國政治制度中究竟有無制衡皇權的力量?
由於中國的皇帝具有兩種身份,一是人世間的具有超越人的凡性而臻至神格身份的皇帝,另一則是具有溝通天地意義天子。因此像佛教、道教,以及其他宗教信仰,雖曾讓許多皇帝篤信,但是這些宗教信仰的力量卻未曾取代象徵皇帝身份的許多具宗教性的祭祀,如祭天、祭地、祭宗廟等,這些傳統祭典都是中國的皇帝來主祭,其權力與地位絕對無人可以代替。所以中國皇帝的統治權力並非其他宗教的力量可以取代,而宗教信仰對於中國皇帝統治的世界而言,雖具備安定人心的功能,但是皇帝統治的權力絕不容宗教的侵蝕或分享,因為皇帝本身就具有神格,乃至於相似最高祭司的身份。
在政治制度上,皇帝制度下的中國,一直沒有建立起可以真正制衡皇帝的政治力量。在官僚制度上,原先承皇帝之命而協助統治百官的丞相或宰相,原本就不具軍事統御的權力,又不斷被皇帝分削權力。而官僚所具有的統治權與統治身份,原本就是皇帝所賦予,一旦失去皇恩,其地位自然大跌。所以在中國帝制下官僚系統的本質,是在為皇帝服務,當中並沒有可以完全制衡皇帝的機制。雖有儒學等力量可以規誡皇帝,但是那些只能做道德或學理上的制約,並沒有真正具有實質否決皇權的功效。
以上的舉例,我認為中國政治制度中,沒有任何制度可以制衡皇權的力量!
在政治制度上,皇帝制度下的中國,一直沒有建立起可以真正制衡皇帝的政治力量。在官僚制度上,原先承皇帝之命而協助統治百官的丞相或宰相,原本就不具軍事統御的權力,又不斷被皇帝分削權力。而官僚所具有的統治權與統治身份,原本就是皇帝所賦予,一旦失去皇恩,其地位自然大跌。所以在中國帝制下官僚系統的本質,是在為皇帝服務,當中並沒有可以完全制衡皇帝的機制。雖有儒學等力量可以規誡皇帝,但是那些只能做道德或學理上的制約,並沒有真正具有實質否決皇權的功效。
以上的舉例,我認為中國政治制度中,沒有任何制度可以制衡皇權的力量!
沒有圍牆的學校 體制外的學習天空
書名:沒有圍牆的學校 體制外的學習天空
*內容陳述:
全人中學位於苗栗卓蘭大坪頂,整體空間規劃,由創辦人程延平先生親自繪畫設計,他希望有ㄧ塊鬆軟的成長環境,也就是豐富、多樣、自在的空間,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能有親近自然與土地的珍貴經驗。讓11歲至18歲的青少年在學習的過程中,親近大自然。此地沒有圍牆,沒有校門,是名符其實的「開放式」教育學校。作者將書分成四部分,概述─介紹校園特色以及簡單的介紹當時的創立背景;生活─分享學校裡發生的點點滴滴,每件事的發生與結果,不單單只是讓學生成長與領悟,也是師生之間的ㄧ種教學相長;諮商─有許多的生命故事,心靈的分享等等,讓學生們懂的欣賞別人也能懂得欣賞自己,探索自我的旅程,接納他人;冒險─體驗團體生活,培養學生如何降低冒險的風險能力,而不只是腦充血式的硬闖,這才是冒險的真正意義。
*感想與反思:
「我從孩子的畫裡面看見一種顫抖,那是屬於某種心靈的語言,在訴說生活的壓抑與扭曲。」此句話出自書裡。但是卻讓我感同身受,ㄧ般人從小到大都生活在「被比較」的世界裡,填鴨式的教育有時壓的我們喘不過氣,有時長輩們之間會互相較勁子女的成績。但是,現在的我回想起來,我覺得成績並不代表ㄧ切,為何ㄧ定要用成績去評斷一個人,有些人即使成績好,但是他對生活瑣事一俏不通,這樣難道真的比較好嗎?
此本書裡所陳述的學校重視五個理念:人類過去知識的通識理解、人格特質的自我實踐、審美趣味的養成、創造能力的釋放、批判能力的培養。
「老師,有時候可不可以成唯一種更好的朋友?不單是講童年故事或生活軼事,也跟你分享很多心事。」這句話出自書中的ㄧ句話。從小,我覺得教師給人ㄧ種威嚴的姿態,不外乎「傳道、授業、解惑」。在我的學習過程,老師講過的知識何只ㄧ籮筐,如今卻沒記得多少,我反而記得某些時光,老師講童年故事或生活軼事,像個朋友似的。亦師亦友,彼此之間什麼都可以說的感覺比較好溝通。
我覺得身為一個未來要當華與老師的我,書中有個問題值得省思:「教師是幫助孩子清除路障,然後讓他們通過?還是,教師幫孩子培養能力,然後讓他們自我完成?」我覺得每個孩子不同的觀點都要能被尊重、包容與啟發,大人與小孩的關係是朋友,互相聆聽與辨證。讓孩子不僅在心智上成熟,也在人格上有正向的發展,大人們要給予很長的等待,讓孩子們逐漸成熟。所以孩子快樂而有自信,不需太多的教訓與管理,最後他們擁有的能力是真實的,而不是被教訓出來的。全人要建立學生的「自我意識」遠勝過「社會價值」-這「自我意識」不是短期能發酵的,也許這些孩子到了老年,才能釐清全人對他們的影響。
另外,我覺得只有寬容後,與孩子認真討論,才能使他們對自身行為思考,偶爾讓他們自己去闖一闖,別怕他們會受傷,讓他們學會越挫越勇,才能讓他們獲得真正的成長。
訂閱:
文章 (Atom)